发布时间:2023-10-23
10月20日下午,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副教授何祥迪教授应邀通过线上会议为我院师生作了第二场题为“荷马史诗的心理伦理与艺术伦理”的讲座,beat365正版唯一院长姜宗强教授主持讲座。学院师生及校内外哲学爱好者百余人参加本次学术报告会。
何老师在讲座的中开始帮我们回顾了上一讲的内容,流畅地衔接了第二讲的内容:荷马史诗的心理艺术与伦理艺术。老师希望我们对伦理方向的理解由浅到深。
第一部分何老师主要讲述了荷马的生活世界与艺术世界的区别。荷马认识其生活世界的主要来源有两个,一是他自身的认识,二是继承其他诗人的传统,这表明了荷马对生活世界的认识超越于一个具体的人,甚至是超越城邦的存在。荷马将他的心理世界表达在作品当中从而形成艺术世界。但荷马的生活世界与他的艺术世界有所不同。在荷马的生活世界中,人们往往认为由神来决定人,但在荷马的艺术世界中,神从未决定过人,只是向人提议或者劝告人类;此外,神还是文学创作的工具,当故事情节不顺畅时,艺术世界中的神不再具有实体性,可以将祂当作推进故事情节发展的一个转折点。人的思考、选择和行动之间的因果关系构成了整个故事的情节,所有的这些故事情节组合在一起构成了《荷马史诗》。
何老师认为,我们在阅读时可以通过文本反推作者的想法,也就是探索作者的心理世界。荷马在写作过程中,会将一些故事情节做出改变,比如加深某件事不道德的程度,或者着重凸显某个人的智慧,我们可以从这些描写中理解作者当时的想法与他的心理世界。比如,荷马在描写古希腊战争时,经常强调特洛伊人的缺点或夸赞希腊人的优点,并且将希腊人战败的事实全部改为特洛伊人战败,这便体现出了荷马亲希腊的立场。何老师抛出问题:那么荷马亲希腊的立场是否没有超越所谓的个人身份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荷马并不是希腊人,而是因为他认为希腊人是正义的。在荷马的艺术世界中,“神”可能只是一个作为正义的担保而已,但在荷马的心理世界中,清晰的立场是通过正义而获得了超越性。
何老师通过举例阿伽门农与他的士兵因为战败而一起受到惩罚,体现了现代伦理观念与古希腊伦理观念的不同。“个体为个体负责”的情况较为符合现代世界的伦理观念,但在古希腊时期,个体的行为因为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个体无法对个体负责。这个例子体现了:正义并不是不存在,而是它的表现形式可能不同。
随后,何老师进一步阐述了荷马的心理伦理问题。在荷马的心理世界当中,一个理想的人或者符合伦理行为的人,他一定是超越一个具体的城邦或者文化之上的。例如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完全按照理性完成伦理行为,做任何事情都不违背伦理的法则和理性的法则。神担保了正义的必然性,其自身也是偶然性的象征,此为一物两面,并且属于人类不可掌控的范围。神作为偶然性的存在,同时象征着理性的局限性,早期的哲学十分强调理性的有限性,这可以解释为人对自身的局限性保持虔诚。
何老师总结认为,我们不能轻易的认定四重伦理中的某一种伦理就是合法的伦理,从非常复杂的世界当中抽出来不同的一个伦理,不同的伦理适合不同的社会,我们不可将其中一个简单的现象当成荷马的判断。
在讲座的最后,何祥迪老师与姜宗强老师展开了精彩的讨论。姜老师认为当古代伦理观与现代伦理观出现分歧时,我们应当积极地从不同角度思考,以拓宽我们的知识领域,何老师也希望我们能真正领悟到古典作品当中的教导方式,同学们通过这两次精彩的讲座受到了思想的启迪,收获满满。
撰稿:2022级硕士研究生张雅雯 审核:姜宗强 李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