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beat365正版唯一!
当前位置:首页  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
beat365正版唯一“家屋聚落与共同体”青年学者工作坊圆满举办

发布时间:2021-12-27


2021124日至5日,beat365正版唯一“家屋聚落与共同体”青年学者工作坊圆满举办。本次工作坊由beat365正版唯一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主办,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承办,聚焦“乡村和城市文化空间的现代利用与创造性转化”,由主旨报告、论坛和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黄河上游少数民族传统村落保护与振兴的典型调查研究”等3个环节进行。其中主旨报告环节主题为“历史记忆”、论坛主题“社会变迁”和“社会治理”。有来自兰州大学、浙江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宁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河北经贸大学、甘肃省社会科学院、西北民族大学、甘肃政法大学、中共甘肃省委党校、兰州理工大学、兰州城市学院等12所高校和科研单位民族学、社会学、人类学的学者参加工作坊。出于防疫管控要求,本次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邀请主旨报告及对谈嘉宾15人。

会议开幕式由beat365正版唯一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巨浪博士主持,beat365正版唯一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李怀教授致辞。李怀教授在致辞中提出,他对来参加工作坊的青年学者表达欢迎,指出随着空间转向的社会学理论兴起,社会学研究应当体现出时代性和现实性,与国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大政方针相结合,从基层实践出发、阐明从“家屋”到“聚落”再到“共同体”的学术意义。最后,希望通过这个平台聚拢相关领域的学者,拓展“共同体”的外延。

随后论坛主旨报告分为上中下三个分论坛进行。上半场由beat365正版唯一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讲师巨浪主持,演讲嘉宾分别为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崔明讲师、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顾磊博士后、宁夏大学法学院贾陈亮讲师、中共甘肃省委党校民族宗教教研部马莉副教授;对谈嘉宾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志强讲师和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王振杰博士研究生。

崔明发表了题为《红色纪念馆的记忆媒介特性——基于阿莱达·阿斯曼的回忆空间分析》的演讲,他以红色纪念馆为记忆媒介,分析在具体的空间场景内如何技术性地将线性的历史叙事呈现在空间叙事中。纪念馆通过全景式的呈现,用空间表达时间,使各类参观者分别在场馆内找到属于自己的兴趣。他指出红色纪念馆应当注重记忆的媒介性,要增加红色历史的原真性才能提高传播的有效性。顾磊发表了题为《为了忘却的纪念:战争记忆的空间叙事与地方重构》的演讲,他从朝鲜战争相关不同国家的纪念性场所的展现方式来进行介绍,以两座都市的纪念场所为对象,分析两国呈现同一段历史的不同视角。该研究提出历史叙事的宏观视角和微观视角的连接与差别,部分案例注重一种纪念碑性,以引发宏观的集体主义情绪共鸣为主,也有一些个案体现了一种较为复杂的空间重构,并突出微观视角下日常生活的体验与情感。贾陈亮发表了题为《明清屯堡与地区城镇化》的演讲,他以甘宁青地区广泛存在的“卫、营、屯、堡”类地名为线索,指出明代卫所制度对于早期城镇化的重要作用。甘宁青地区的“卫”有驻军名额5600余人,驻军家属围绕军事机构居住和屯田,吸引流动人口定居,极大地影响了后世城镇分布格局。通过历时性研究发现在明清时期的西北地区,军政合一的体制是稳定边疆的有效手段。马莉发表了题为《太子山:共享的山川、仪式与习俗》的演讲,她研究太子山地带杂居的汉、藏、回等民族对同一个自然区域的不同文化与社会建构方式,研究“超越民族边界的浪山习俗”如何实现民族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

中半场以“社会变迁”为主题,演讲嘉宾是中共甘肃省委党校民族宗教教研部的马文奎讲师、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的姜馥蓉讲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马志强讲师、甘肃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于晋海讲师、河北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赵志浩讲师;对谈嘉宾为浙江大学人文学院的顾磊博士后、兰州城市学院教育学院副院长路宏副教授。beat365正版唯一社会保障系讲师杨丽云博士担任主持。

马文奎发表了题为《祈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间实践》的演讲,他提出在农业社会,雨水能否按时到达是风调雨顺的标志,以甘肃河州地区碑刻、牌匾中涉及祈雨的记载,分析多民族、多宗教如何围绕祈雨活动形成地域共同体。姜馥蓉发表了题为《他乡与故土之间:一个移民村落的社会交往与互动》的演讲,她以瓜州县的田野调查案例,从宏观、微观、中观三个层面说明移民社会的社会交往和互动,移民在把“他乡”变成“故土”的过程中实现了乡村振兴。马志强发表了题为《变迁中的民间权威与乡土秩序:基于一个回族寺坊的田野调查》的演讲,他通过城镇化进程中以寺院为核心进行的社区建设阐明乡土、权威关系的变化,以民间权威呼应国家、市场、社会的变迁。于晋海发表了题为《老人日常经验与社区治理的共域互动研究》的演讲,他提出“共域”的概念,从农牧区定居乡镇的老人个体的日常经验出发分析乡村社会治理的困境,指出乡村建设应当营造从老人友好到全龄友好的治理氛围。赵志浩发表了题为《技术治理的效能与边界:基于一个沿海城镇的田野调查》的演讲,他以天津市西青区张家窝镇为田野调查点,研究现代化治理中技术的效能和边界。高效的治理技术同时也带来算法伦理入侵、权力与结构的悖论。

第三场以“社会治理”为主题,演讲嘉宾为兰州城市学院教育学院副院长路宏副教授、兰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杨亚雄副教授、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王振杰、beat365正版唯一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杨丽云博士。对谈嘉宾为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崔明讲师、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的马莉副教授。beat365正版唯一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讲师包海波博士担任主持。

在这一场分论坛中,路宏发表了题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少数民族社会心理适应研究》的演讲,他选取卓尼、临潭、天祝为田野调查点,通过问卷方式量化分析影响少数民族社会心理的基本因素。杨亚雄发表了题为《铸牢西北边境地区民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路思考》的演讲,他提出西北边境地区的民众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既存在国家中心区域趋同的共性,也存在本土地方性困境,其影响因素复杂多样,包括经济建设、国内困境、国外挑战、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滞后和局部生态失衡等方面。王振杰发表了题为《日常生活实践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以青海民和杏儿乡“民族团结模范集体”为例》的演讲,他围绕“文化耦合逻辑”这一核心概念,提出从微观层面入手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中,应当秉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相互交融的文化观念,并与中华这一符号实现良性互融,共同形成当地文化发展的社会资本。杨丽云发表了题为《水与村落关系:基于对若羌绿洲一个移民村落的田野考察》的演讲,她在新疆若羌的田野调查呈现了以水源地为中心,围绕水的分配使用,移民社区形成了稳固的村落共同体,水在移民社区起到了联结的作用。

研讨会闭幕式由巨浪做会议总结。本次会议专业性强、方式新颖、代表分布广泛,既能立足于乡土社会做基层调查,又能上升到宏观视野进行理论对话,探讨了诸多关于从房屋到村落、从村落到现代社区的实践议题,这都将极大地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中国乡村社会,期待我们明年能够再次相聚,共同研究家屋、聚落与共同体。

125日上午,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黄河上游少数民族传统村落保护与振兴的典型调查研究” (批准号21CMZ024)开题论证会在beat365正版唯一10D416会议室举办。专家组成员有: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宗喀·漾正冈布教授、西北民族大学马忠才教授、甘肃省社会科学院董积生研究员、beat365正版唯一张润君教授和李怀教授。项目组负责人为beat365正版唯一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巨浪,项目组成员有: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梁宇舒助理研究员、北京宸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业务部负责人阿依努尔博士、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段牛斗讲师、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王振杰博士研究生和才绒曼博士研究生。

巨浪对项目实施方案进行了陈述。马忠才教授指出目前的研究计划存在与课题的主线关系不明确、研究主线和支线不明确的问题。此外,提出涉及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相关内容应当放在“保护与传承”的整体性视野中考量,注意对每个村落的研究不能局限在单一民族的框架中,应当慎重对待“共同体”的概念。董积生研究员指出课题研究应当与党的民族工作发展史相结合,把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等理论热点融合到项目调查工作中。张润君教授建议明确问题意识,需要在项目开展之初把涉及“保护”的具体问题罗列出来,根据具体问题展开研究。“破题”是关键环节,应当凝练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现实问题,如“乡村经济过度依赖旅游业、为了保护而保护、消费落后”等典型问题。注重案例的逻辑,先解决典型性问题再转向解决普遍性问题,最终落脚到“振兴”是一个可行的研究路径。基于此,使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振兴这一主题有了理论层面的提升。

李怀教授对项目开展提出了一系列操作化的建议,他指出应当采用类型学研究方法,采用比较视角,将数百个研究计划中的村落按照民族、经济生产方式、乡村振兴渠道、杂居聚居等维度进行分类,分别从国家、地方社会和村落的视角进行剖析,最终落脚点在人的振兴上。村落振兴首先要有人,才会有保护意识。乡村振兴始终要明确主体性问题,即谁来振兴乡村、以及振兴谁的乡村的问题。


宗喀·漾正冈布教授从结项要求的角度提出一些建议,建议从呼应政策的角度写一篇期刊论文、从空间视角写一篇技术层面的论文,另外以共同体为关键词,可写一篇理论性文章,以尽快达到结项要求。

随后,项目组成员依次发表了看法。梁宇舒认为建筑学偏向于从建造/营造的角度分析空间,对聚落的研究应当基于基础的田野调查。段牛斗认为对传统民居建筑的研究应当放在村落的整体性视角中进行连片保护、并充分考虑传统村落的发展进行城乡结合的长远规划。王振杰认为在乡村振兴中应当明确政府和群众的角色,区分主体,把现实状况真实客观地呈现出来是本研究的首要任务。

最后由项目论证委员会主席宗喀·漾正冈布教授做总结,他希望项目组成员群策群力,密切合作,扎实调研。祝愿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黄河上游少数民族传统村落保护与振兴的典型调查研究取得圆满成功。


(撰稿:巨浪 审核:李怀)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