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2-07
2021年11月28日晚,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邀请浙江理工大学冯慧超老师开展题为“动态的真实性 理解和保护变迁中的摩梭居民”的线上专题讲座。此次讲座是我院青年博士论坛的第十场讲座,讲座主要展示了建筑人类学的发展动态。beat365正版唯一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全体研究生参加了此次讲座。我院巨浪老师担任主持人,并邀请了浙江大学人文学院的顾磊老师担任评议人。讲座正式开始前,巨浪老师对对于冯慧超老师和顾磊老师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他也表示做学术的核心在于提出一个漂亮的问题,这场讲座也能带给同学们更深入的思考。
(巨浪老师主持会议)
讲座开始之初,冯慧超老师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方向是传统特色村落,都是通过对传统特色村落中的建筑进行考察和学习,以达到最终的研究目的。冯慧超老师介绍到,文化建筑资产是居住文化、建筑文化和价值观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研究摩梭民居的动态真实性是经过慎重考虑才展开的,摩梭民居坐落于云南省与四川省交界处的偏远地带,到现在还是一个下雨就无法到达的村庄。但正是再这样一个村子里却发现了极大的学术价值。
(冯慧超老师进行学术讲座)
冯慧超老师讲到,在这个传统村落里,女性享有极大的权利。房屋的结构是由庭院、经堂、祖母屋、花楼和草楼组成,整体格局呈现一个四合院的画面。其中祖母屋就是对女性尊重的最好象征。花楼是走婚的产物,是一个独立的隐蔽的女性空间。草楼主要是饲养家畜的草棚。摩梭房屋建筑是家庭、走婚和宗教的最好反映,也是文化及独特性生活方式的产物。同时冯老师也提到看问题的角度要保持公立,善于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并非传统的文化就是落后的。同时她也提到真实性的概念需要不断被重新定义,以适应新的文化语境。研究所揭示的摩梭民居和文化真实性是动态的,会随着时间而改变。
(顾磊老师进行点评与总结)
在传统与现代转型过程中,房屋建筑经历了一个变迁的过程。动态的真实性也也逐渐呈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冯老师强调到一个核心概念“文化建筑资产”,主要通过四个参数来解释这一概念。在研究摩梭居民的动态真实性变化时,冯老师运用参与式观察、摄影调查和照片引导访谈三种方法来展开。研究了解到摩梭居民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建筑文化这一层面,摩梭居民的延续主要体现在居住文化、价值观和信仰两个层面。冯老师最后也提到如果没有疫情影响可能今年还会去一趟摩梭居民的村落做进一步的调研。
讲座结束之际,评议人顾磊老师谈到通过一部纪录片《The Mosuo Sisters》了解到摩梭民居,更加通俗的解释了关于遗产保护中的真实性原则。建议没去过泸沽湖地区的同学们可以通过纪录片了解冯老师所讲地区的社会环境。他提到现代性更换了以前传统的很多东西,但是也有很多不变的东西,变与不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顾磊老师建议用流动真实性代替动态真实性可能会更有特色更加细腻。我院学生也非常积极地提出问题和冯老师互动,冯老师也表示自己受到了很多启发,希望以后可以跟老师同学们有更深入的探讨与学习的机会。
(撰稿:杨孔霞 摄影:马琪钰 审稿: 巨浪 审核: 李怀)
冯慧超老师简介
冯慧超,女,1991年生,湖北武汉人,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哲学博士,现任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环境设计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建筑人类学、传统村落。主持国家社科基金1项、校级科研項目3项:在SSCI、 ESCI等国内外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篇:出版《建筑人文研究法》译著1部:担任Heritage Science (AHCI收 录期刊)审稿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