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1-23
小雪已至,天气渐寒。初冬冷风无法阻挡师生求知的脚步,真理的热度在一场场精彩绝伦的讲座中不断升华。11月22日晚,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冯仕政教授应邀为我院师生作题为“社会分化与乡村建设”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由李怀教授主持,西安交通大学卢春天教授评议,五百余名校内外师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冯老师以乡村建设问题的背景开启报告,他指出2021年是两个百年目标的交汇年份,国家在制定十四五规划时将其和第二个百年目标紧密联系。由此,中央在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特别提到了乡村振兴的问题,强调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乡村建设。在这个背景之下,乡村建设究竟是建什么,以及怎么建,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明晰的问题。
如何以社会学的视角去看待这个问题?冯老师提出社会学的思维强调:大量的人的关系是通过物的关系表现出来的,要透过物的关系看到其背后人的关系。而人生活在不同的群体中,不同的人其价值观、思维逻辑、气质等都有很大差异,所以要看到人背后的群。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就是社会分化的视角,即强调人的分与合。“分”看到人不是同质的个体,“合”看到人不是孤立的个体,社会学就是把“人”当做不同的“群”来看待。当前许多关于农村的研究没有注意到农村与农民的分化,体现在农民职业上的分化往往被忽略。事实上很多农民的工作特点并非纯粹务农,而是兼业经营。农村建设的一切举措都是为了“人”,最终落脚点在“人”上面。这样就引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乡村振兴究竟是振兴谁?谁去振兴?目前大量关于乡村建设的文献都没有注意到乡村分化这个问题,许多理论文章对于乡村都有一套想象,可以总结为田园想象、三农想象、物本想象三种类型。田园想象认为乡村是和谐静美的,强调恢复乡村原有的礼治秩序或宗法秩序,但事实上农村人际关系错综复杂,矛盾比比皆是;三农想象认为农业、农村、农民是一个共同体,但三者关系实际存在很大的张力;物本想象则把乡村建设简化为单纯的设施建设,忽略了建设的主体和对象以及社会建设。这三种想象没有注意到建设背后“人”的问题,也忽视了人的分化问题,是把乡村的社会分化与建设问题简单化了。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乡村建设的问题?冯老师指出,乡村振兴的实质是怎样看待和处理现代化进程中农民的问题,进一步讲就是怎样看待农民的分化。农民一词有两个含义:一是指作为先赋身份的小农,二是指作为自致身份的业农。关于农民的分化,在学术上有几种观点:舒尔茨理性小农的观点认为农民的分化是由于市场条件不同而发生的,充分的市场化才是乡村振兴的出路;恰亚诺夫的生物小农观点认为农民所追求的目标是风险最小化,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方式是教育农民,改变其落后的价值观和思维;马克思的受苦小农观点认为农民的分化就是阶级的分化,解决农民问题要消除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脑力与体力劳动的差别;摩尔的悲情小农观点则认为农民注定是一个被历史抛弃的阶级,乡村振兴毫无必要。由此来看当前的乡村振兴,一些基本问题必须搞明白,包括“农民都是谁?农民在哪里?农民想什么?农民能做什么?”。根据身份和所在位置等条件冯教授将农民分为“进城农民”“留守农民”“职业农民”三个类群,他强调在具体政策制定的过程中要梳理清楚乡村振兴究竟“瞄准谁?”“依靠谁?”“怎么办?”这些问题。在政策出台之后也应当厘清一系列涉及到农民市民化和生产要素流动的问题。所以同样的政策对社会不同的人群所产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政策制定过程务必精准明确服务对象。
西安交通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卢春天教授对讲座内容给予高度评价,他认为本次报告是社会学的学理性与政策性的完美结合,体现了学术与中央政策之间的密切联系。学院李怀教授也对报告内容的价值性予以强烈肯定,他提到要重视乡村变化和农民分化关系的问题,把农民角色的变化放在动态的城乡关系变化背景下进行研究。
互动环节,诸位师生踊跃提问,冯老师一一进行解答。他深入解释了乡村振兴与乡村建设的联系和区别以及市民化与国民化的差异等问题,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本次讲座在线人次达到500多人,有力宣传了我校社会学学科建设事业。
冯仕政教授简介
冯仕政,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北京市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全国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主要研究领域为政治社会学、组织社会学、历史社会学和社会治理与国家建构。在《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社会学研究》《社会》和《开放时代》等国家核心学术刊物发表论文 60 余篇,其中多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和《社会科学文摘》等全文转载。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等研究课题。出版《西方社会运动理论研究》《当代中国的社会治理与政治秩序》等学术著作及教材20余部。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研究类)二等奖。荣获宝钢优秀教师奖和《社会学研究》创刊 30 周年“新锐作者奖”,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北京市新世纪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