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beat365正版唯一!
当前位置:首页  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
华中师范大学洪佩老师来我院作学术报告

发布时间:2021-11-17


秋冬之际,我们相聚“云端”,共享学术盛宴。1114日晚,华中师范大学洪佩博士应邀为我院师生作题为“基于实践的社会工作研究:从经验现象到研究问题”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赵茜老师主持,甘肃政法大学任文启教授评议,近500名校内外师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洪老师以一个标准的学术研究过程框架开启报告,向我们介绍了从日常关注的经验现象出发到提出一个好的研究问题的过程。洪老师指出,“研究问题”的确定是一个由研究领域到研究主题再到研究问题逐步聚焦的思维过程,互动取向的研究设计需要有明确的研究目的、清晰的概念框架、合理的研究问题、合适的研究方法和精准的效度做支撑。

研究目的是回应我们为什么要做这项研究,包括个人目的、实践目的、知识目的三个层面,个人目的是推动我们研究的最大动力,实践目的有助于解决问题,而知识目的则是基于已有文献中研究空白和研究薄弱的部分进行补充,为知识大厦添砖加瓦。概念框架是研究的依据,其提出包括三个阶段:选择研究兴趣—研究者的偏好、从日常生活兴趣中选择研究兴趣、选择研究的关注点和角度、根据研究兴趣确定研究主题。研究问题是我们想要知道什么,好的研究问题能结合个人关怀与公共关怀,有可能产生创新性的成果并以小见大;其中,洪老师特别强调要将研究问题表达为疑问句,要把实践性问题转化为学术问题,要致力于寻找有意义的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的选择受到研究问题、学界已有积累、研究者能力、资助方偏好、伦理准则和学术竞争等因素的影响,研究者需要考虑清楚所从事的研究究竟适合怎样的研究方法。而研究效度就像一把标尺,衡量出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的各环节可能会出现的差错并敦促研究者予以改正。

对于研究问题的提出,洪老师叮嘱青年学者:研究问题尽量不要代入偏见或价值倾向,要在研究过程中经常反思、审视研究问题,对待学术要有认真严谨的态度和钻研探索的精神。

任文启教授对本次讲座作出评议,他指出规范化的学术训练包括四个重要过程:第一是要建立学术备忘录,不断阅读思考,采集想法,将知识沉淀下来作为一种积累;第二是要做好的文献综述,不能单纯地罗列文献观点,要找出文献与研究问题的内在逻辑;第三是寻找研究问题的过程要注重与老师或同伴的交流与讨论;第四是要通过长期的领悟、思考和钻研才能对专业知识产生更深入的理解,在不断抽丝剥茧过程中捋出研究问题和思路。

互动环节,同学们积极向洪佩老师提出自己的疑问,洪佩老师一一深入解答。她强调社会工作专业的同学要在研究过程中打开实务服务的“黑箱”,最终实现对社会工作学科理论与实务的贡献与推动,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撰稿:张恩通  摄影:任海玥  审稿:赵茜  审核:李怀)



洪佩老师简介


洪佩,社会工作博士,曾获第三届林护杰出社会工作学生奖,华东理工2018年“榜样力量代言人”、华东理工大学2017年度“大学生年度人物”等荣誉。现为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工作系讲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司法社会工作与社会工作实践研究,关注社会工作专业化与本土化的相关议题。曾在《中国社会工作研究》、《中国青年研究》、《青年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翻译出版里士满早期著作《童婚》。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湖北省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等课题。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