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beat365正版唯一!
当前位置:首页  中和论道  新闻速览
新闻速览
哲学沙龙—“中和论道”第七十五期:熊华军教授做“教育现象学:不研究什么、研究什么和如何研究”学术报告

发布时间:2021-05-17

2021511日晚,由beat365正版唯一、科学研究院、中和集团、教师发展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和论道”第七十五期在beat365正版唯一教师发展中心举行。本期主题为“教育现象学:不研究什么、研究什么和如何研究”,由beat365正版唯一熊华军教授主讲,beat365正版唯一姜宗强老师主持。李朝东老师、胡好老师、朱海斌老师、蒋世强老师、杨同军老师、胡朝都老师以及各学院的众多哲学爱好者参加了此次学术活动。

论道伊始,熊华军老师指出教育现象学研究是一种应用现象学,是基于现象学的态度、理论和方法而开展的教育学研究。首先,在“教育现象学不研究什么”这一部分,熊华军老师指出,教育现象学的态度是“面向教育本身”,而教育在生活世界中总是缺席,这是因为教育被限制在:政治底力、经济底利和文化底礼的范围之中,然而教育现象学要摆脱这些限制去追求真理。这种真理不是符合论真理,即不是自然科学规律型“真理”,也不是社会科学型“真理”,而是精神科学规范型“真理”,这种“真理”自行摄入到教育研究中,即“在恰当的时间、在恰当的场合、对于恰当的孩子、为了孩子恰当的好,以恰当的方式进行行动”,简而言之,教育现象学聚焦于“对这个孩子,此时此刻我该怎么做才是最好的”此类情境的体验、反思和诠释。

其次,在“教育现象学研究什么”这一部分,熊华军老师指出,从学校教育角度看,教育现象学是研究师生共在共生的学问,学生渴望真理,教师能够引导学生走在真理之路上,教育就是学生与老师两者相互学习的过程。然后,熊华军老师指出教育现象学研究具有如下特征: 1.注重规范性研究,教育的本性就是要发现什么对学生是合适的并给予积极的引导;2.注重关系性研究,教师是学生走向真理的守护者,只有学生追求真理、老师引导学生,师生关系才能建构、才能共在共生;3.注重情境性研究,“教育情境”是指师生共在一个具体的时空中的交往,教育现象学就是关注师生共在共生的体验研究;4.注重行动性研究,这是说教师要出于情境的洞见、为了学生好的意愿而采取教育措施并付诸实践。

最后,在“教育现象学如何研究”这一部分,熊华军老师指出,教育现象学研究的第一步是先验还原,即中断自然性思维,直接面向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第二步是本质还原,即进入生活世界直观教育的“绝对的、明晰的被给予性”,一方面意味着研究者要参与到丰富的生活中去,另一方面意味着研究者应积极地探究生活经验的所有形态和方面。其次,教育现象学要进行事件化描述,这种描述不是对教育现象的全景描述,而是对教育现象在确定的视域中的描述,即对教育事件的描述。然后,教育现象学还要进行意义化诠释,即将教育转为教化,引导教师让学生作为人自身和成为人自身,在意义化诠释维度上,教育现象学研究是实践教化与理论教化的统一。最后,教育现象学还要进行叙事化写作,叙事化写作是通过文字的聚集“尽可能地接近和还原生活体验”,写作即反思,教育现象学的写作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指导研究者本人和读者的教育行动,另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坚守教育底“理”的责任。

在答疑环节,熊老师就“经济、政治、文化与教育是否有层级以及怎样的层级”、“教师是否是真理的化身”、“教育和强制的关系”、“如何对待不同教师的不同观点”、“没有任何前设的研究是否可能”等问题同在座的师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给出了精彩的解答。

论道结尾,姜宗强老师对熊老师的讲座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熊老师非常谦虚好学,熊老师用现象学的方法研究教育学,对我们思考什么是教育具有很大的启发。


Baidu
sogou